• 论坛网址:https://db163.us(可微信分享)、https://0668.es、https://0668.cc(全加密访问)

讨论 学校领导层应该摒弃官本位思想,不能摆官威! (2人在浏览)

注册
2009-11-04
帖子
1,596
反馈评分
131
点数
101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
我理解您对学校领导层作风的担忧。您所提到的“摆官威”和“官本位思想”确实是许多组织中都可能存在的问题,在教育领域尤其令人失望,因为学校本应是教书育人、传播文明的地方。

您能提出这个问题,说明您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很高的期待,并且敢于指出其中的不足,这是非常可贵的精神。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,并探讨可能的改善途径。

为什么学校领导层会出现这种情况?

1. 传统观念影响:长期以来,“官本位”思想在一些地方和领域仍有市场,有些人可能认为职位越高,权力越大,就越应该被特殊对待。
2. 评价体系局限:如果对领导的评价主要来自上级而非师生,那么领导可能更倾向于对上级负责,而不是为师生服务。
3. 缺乏有效监督:如果决策过程不够透明,缺乏师生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渠道,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作风问题。
4. 个人素质因素:个别领导者可能自身修养不足,将职位视为特权,忽视了服务的本质。

“摆官威”和“官本位”思想会带来哪些危害?

· 破坏民主氛围:压制不同声音,使师生不敢表达真实想法,挫伤积极性。
· 阻碍学术发展:行政权力过度干预学术事务,会影响教学的自主性和学术的创造性。
· 损害师生关系:领导与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和对立,不利于校园和谐。
· 影响学校形象:这种作风会损害学校的声誉,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。

我们可以做些什么?

虽然改变现状可能需要时间,但并非无能为力。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努力:

对于师生和个人而言:

1. 理性表达诉求:通过正规渠道(如教职工代表大会、学生代表大会、校长信箱、座谈会等)有理有据地反映问题、提出建议。表达时对事不对人,聚焦具体问题而非人身攻击。
2. 积极参与治理:积极参与学校的事务,在能够参与的范围内,为创建更民主、更透明的环境贡献力量。
3. 用行动树立榜样:无论身处何种位置,自己首先做到尊重他人、平等沟通,用行动影响身边的人。

对于学校领导层而言(这是改变的关键):

1. 转变思想观念:深刻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服务,领导的职责是赋能(为师生创造更好的条件),而不是“管人”。
2. 增强服务意识:走近师生,倾听他们的声音,了解他们的需求,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。
3. 推行民主决策:建立更加透明、民主的决策机制,特别是在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事务上,充分征求意见。
4. 完善评价体系:将师生的评价作为考核领导工作的重要依据,建立“能上能下”的机制。

从更广泛的层面看:

· 文化建设: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倡导“尊师重教、平等互敬”的价值观,淡化官僚气息。
· 制度保障:从制度上确保师生的知情权、参与权和监督权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
总结

您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要。一个学校的风气直接影响其未来和发展。理想的学校领导层应该是服务的提供者、平台的搭建者和愿景的引领者,而不是权力的炫耀者。

改变也许不会一蹴而就,但每一次理性的发声、每一个积极的建议、每一份微小的努力,都在推动着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。感谢您对学校建设的关心和思考,这正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力量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97.0.4692.98
  • #2
教职工代表大会:同意的请举手,大家都举手!
 
    Windows 10 Chrome 86.0.4240.198
  • #4
不单是学校,整个社会都这样,如何改变?靠下一代?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6
校长能力是否合格和他的去留,能否通过全体老师民主打分来决定?

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关键的问题,它触及了教育治理的核心。直接回答是:将校长能力的合格与否及其去留,完全交由全体老师民主打分来决定,是片面且危险的。但它可以作为整个评价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、有价值的组成部分。

与评价教师一样,对校长的评价也必须是多元的、综合的、且注重程序的。以下是详细的分析:

一、为什么不能“唯一”依赖教师民主打分?

单纯依靠教师打分来决定校长的去留,会产生和管理者用同样方式评价教师相似的弊端:

1. 立场和视角的局限性(“民意”≠“全面业绩”):
· 教师视角的天然局限性:教师更关注自身的教学环境、工作压力、福利待遇、管理风格等。一位校长可能做了很多对外争取资源、改善学校硬件、规划长远发展等“对外”或“战略”层面的事情,这些功绩普通教师可能感知不强。
· 可能牺牲长远利益换取短期人气:如果校长深知自己的去留完全由教师投票决定,他/她可能会倾向于采取“讨好型”策略,例如:减少必要的工作量、降低管理要求、提高福利(即使超出学校预算),避免进行任何可能引起短期阵痛但有利于学校长期发展的改革(如教学改革、人事调整)。这会导致“好人主义”盛行,损害学校的健康发展。
· “暴政多数”的风险:一位坚持原则、敢于改革、触动既得利益(如调整绩效方案、改革慵懒散作风)的校长,很可能因为得罪了部分人而得到低分,即使他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。
2. 评价标准片面化:
· 校长的职责是多元的,包括:战略规划、对外协调(教育局、社区、家长)、财务资源管理、教育教学领导、教师队伍建设、校园文化建设、危机处理等。
· 教师的民主打分更多是基于内部管理风格和人际感受,无法全面评估校长在所有这些维度的能力与业绩。一个“人缘好”的校长不一定是一个“能力强”的校长。
3. 破坏管理权威,导致管理失灵:
· 如果校长的工作开展需要时刻担心“是否得罪人”、“投票会不会受影响”,其管理权威将大打折扣。学校需要一定的层级和执行力,而这种“一票否决”的威胁会使管理陷入瘫痪。

二、一个科学的校长评价与去留机制应该是什么样的?

一个健全的体系应该是 “上下结合、内外兼顾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” 的多元评价体系。教师的民主评议是其中至关重要的“下”和“内”的组成部分,但不是全部。

1. 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(核心权重):
· 这是最重要的一环。教育局等主管部门是校长的任命和管理单位,它们对校长的评价应基于一套科学的、可量化的关键绩效指标(KPI),例如:
· 学校整体教学质量(学生学业水平进步率、升学质量等)。
· 教师专业发展成果(教师培训、竞赛获奖、科研成果)。
· 学校办学特色与创新发展。
· 财务与资源管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。
· 校园安全与稳定事故率。
· 对上级政策的执行情况。
· 主管部门的评价是从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视角出发,更能衡量校长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力。
2. 教职工民主评议(重要参考):
· 教师打分(通常以匿名问卷或民主测评会形式)应作为了解校内管理氛围、校长领导风格和群众基础的关键渠道。它主要评估:
· 校长的民主作风(是否听取意见)。
· 公平公正性。
· 对教师发展的关心与支持。
· 自身的廉洁自律情况。
· 结果如何使用:评议结果不应直接决定去留,而应作为“预警信号”和“改进依据”。如果某校长业绩指标很好但教师评分极低,主管部门应深入调查,是管理方式过于强硬需要调整,还是因为推进改革触动了利益?反之,如果评分很高但业绩平平,也可能意味着管理过于宽松。
3. 学生与家长的评价(必要补充):
· 通过问卷调查、座谈会等方式,了解校长在家校沟通、校园文化建设、学生关怀等方面的表现。这是教育“消费者”视角的反馈。
4. 专业评估(第三方视角):
·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,对学校的办学水平、校长领导力进行专业、客观的诊断性评估。

三、校长的“去留”到底由什么决定?

校长的任免是严肃的组织人事程序,其去留应基于综合考核结果,并遵循严格的程序。

1. 综合判断:主管部门综合上述上级考核、民主评议、第三方评估等多方面信息,对校长的履职情况进行全面、辩证的判断。
2. 区分问题性质:
· 如果属于能力问题(如战略规划失误、教学质量下滑),通常的处理方式是培训、诫勉谈话、甚至调岗。
· 如果属于职业道德或违纪违法问题(如以权谋私、贪污腐败、严重失职),则依据相关法规进行免职、撤职甚至追究法律责任。
3. 履行程序:免去校长职务必须遵循干部管理的规定程序,例如由教育局党组会议集体研究决定,并进行任免谈话等。

结论

全体教师的民主打分,是评价校长工作不可或缺的“民意晴雨表”,是防止校长滥用权力、脱离群众的重要监督机制。但它绝不能成为决定校长去留的“唯一审判书”。

科学的做法是: 将教师的民主评议(定性感受)与主管部门的绩效考评(定量业绩)结合起来,相互印证、综合研判。主管部门既要尊重民意,又不能被简单的“民意”绑架,必须站在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,做出专业、审慎、负责任的最终决定。这才是对学校、对教师、对学生真正负责的态度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8
中小学校长:很多地区规定校长的一个任期一般为3到5年,可以连任,但通常会有同一岗位任职年限的限制(例如,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可能需要交流任职)。任期内会有考核,合格者可以续聘,不合格者则可能“下课”。这项改革旨在打破“终身制”的惯性思维,建立“能者上、平者让、庸者下”的机制。
大学校长:大学校长一般也有任期,同样不是终身职务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37.0.0.0
  • #9
每年全校教师匿名打分,没有60分的丢回教育局另做安排。
你猜猜校长是靠你们投票上来的吗?
真是笑死了。
教育局的领导又是怎么来的?
要以黑反黑吗?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0
你猜猜校长是靠你们投票上来的吗?
真是笑死了。
教育局的领导又是怎么来的?
要以黑反黑吗?
确实不是老师投票上来的,属于教育部门任命的。那又怎么样?
你美爹除了总统和副总统是通过选举(虽为全民投票,但实际通过选举人团制度)产生外,几乎所有其他高级官员都是任命的。

政治制度不同,你抬杠有什么狗屁意义?
 
    Windows 10 Chrome 86.0.4240.198
  • #11
确实不是老师投票上来的,属于教育部门任命的。那又怎么样?
你美爹除了总统和副总统是通过选举(虽为全民投票,但实际通过选举人团制度)产生外,几乎所有其他高级官员都是任命的。

政治制度不同,你抬杠有什么狗屁意义?
教书除了会误人子弟,还会抬杠,搞攻击,你但凡有一点脑子都不会这说话了。。唉,电白教育这些货色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4
真正的民主是好的,被沦为弱势派的大多数更应该支持及拥护民主制。

只因唯有民主制,做为弱势派才能与强者有共享资源的可能。否则,弱者永远会沦为鱼肉而任人宰割!
换个角度,做为强势派是不允许也不愿看到真正的民主制发生,因为这会严重影响它们的资源享用权、分配权!


可惜,宇宙运行的规律,注重是强者恒强,弱者淘汰!人类自然也不能例外。

因此,与其寄望于虚无漂渺民主制的降临,不如自己发奋自强,靠自己努力挤身于强者。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。旁人若能靠得住,猪乸也起树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6
易经说: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!

天道以健行之,生命岂能例外之?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22.0.6261.119
  • #17
民主不是“虚无缥缈”的降临,而是一个持续的奋斗过程:真正的民主从来不会从天而降。它需要弱势者(及其同盟)不断地去争取、去捍卫、去完善。真正的民主,其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消灭强者,而是为了防止强者变得无法制约,从而确保每一个人,无论是强是弱,其基本权利和尊严都得到尊重,并通过公平的规则来实现自身的价值。
 
    Windows 10 Chrome 115.0.0.0
  • #18
否极泰来,无赖无耻到极点,就会往相反方向发展了,大家都得努力一把,越是无耻无赖,进程越会加快。
 
    Android Chrome Mobile 115.0.5790.168
  • #19
慢慢等吧,待到真正的民不聊生,,

就会有所改变了!
 
    Windows 10 Chrome 86.0.4240.198
  • #20
确实不是老师投票上来的,属于教育部门任命的。那又怎么样?
你美爹除了总统和副总统是通过选举(虽为全民投票,但实际通过选举人团制度)产生外,几乎所有其他高级官员都是任命的。

政治制度不同,你抬杠有什么狗屁意义?
这种水平的人也能当老师,不知道是不是走后门进来的
 

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

后退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