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9192114
小学四年级
- 注册
- 2008-12-12
- 帖子
- 268
- 反馈评分
- 0
- 点数
- 0
偶然看了《家庭》 2008年第8期的《开上私家车,妻子为何失去往日温柔》一文,发觉身边不少有车朋友的确都犯这毛病,闲来一搜索,原来问题还不少:
主要表现在,开上了车就产生强烈的优越感觉,感觉与一般路人不同,一但遇到交通堵塞等就觉得优越被打破,继而愤怒,继而将脾气延展到工作生活家庭等现实生活当中。。。!
百度的说法:
路怒症 路怒症,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。“路怒”(roadrage)一词被收入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,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。随着私家车快速增多,因驾车引发的情绪冲突也越来越多。
“路怒症”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心理学。随着我国汽车数量增多,这一心理问题也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。“路怒”(road rage)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,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,发作者会袭击他人的汽车,有时无辜的同车乘客也会遭殃。医学界把“路怒症”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,指多重的怒火爆发出来,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。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。现在的研究表明,相当多的司机有这些症状,但并非每个那么做的人都明白自己得病了。
汽车时代,“路怒症”早已是一个世界通病。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研究数据推测,患路怒症的美国司机达5%至7%,约1600万人。这项研究是根据2001年到2003年间,研究人员面对面调查9282位美国成年人得出的结果。其中公交车、出租车和长途车司机患这种心理疾病的比例更高,达30%以上。
2006年底,“路怒”这个词以“2006年泛华语地区中文新词榜”的身份,第一次进入中国媒体的视线。
2007年10月,一名莫斯科司机,因为嫌过斑马线的行人步子太慢,并且对他的喊叫不加理睬,便异常愤怒地掏出手枪,一下就放倒了3名行人。路怒症开始受到关注。
2008年4月28日晚7时,江苏宿迁的宿邳公路,一辆黑色轿车撞死一男童并造成一成人重伤后,疯狂逃窜。开车的男子马某某被抓后,在自责速度过快,造成悲剧的同时,竟怪家长没有管好孩子,声称是“给横穿马路的人提个醒”。开车男子缺乏基本理智的现象,正是“路怒症”的极端表现。
“路怒症”是汽车时代一个世界通病。在美国,职业司机患病比例达30%以上;上海的调查,长途汽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%,私家车主为44.4%。
太平洋汽车网的说法:
你患上“路怒症”了吗?[2008-05-28 07:36:55] 太平洋汽车网 责任编辑: chenxiaoxue
关键词: “路怒症” 引发“路怒症”的原因很多,例如道路交通状况、车主心理素质等等,其危害性之大,小则影响到个人的情绪乃至家庭情绪,或者可能导致个人、他人的财产损失,大则可能关系到个人及他人的生命安全,甚至可能危害到社会利益和社会安全。因此,这一状况很有必要引起广大车主足够的重视。
你患上“路怒症”了吗?
调查一:你觉得你患有“路怒症”吗?“路怒症”有什么症状?
来自搜狐的网络调查显示:针对第一个问题,回答“有”的占60.66%;“没有”占27.20%;“不知道”占12.14%。针对第二个问题,“焦躁不停按喇叭”占31.15%;“以牙还牙,报复违章行为”占21.72%;“有打人的冲动”占21.63%;“开车飙脏话”占21.23%;“跟车里的乘客发生争执”占0.92%;“其它症状”占3.34%。
很多车主都表示,平时一些见惯不怪的举动,更多时候被视为是一种“自然反应”,虽然也知道有些开车状况属于不良行为,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得到关注。不过回想起来,很多行为确实属于“路怒症”。
接受记者采访的深圳车主黄先生就说,每天到了上班或者下班时候,路上感觉特别拥挤,于是很多人为了抢先一个车位不惜冒险左拐右拐,甚至抢占了公交车道。他说,他自己就曾经有过一些经历,类似在塞车时跟着别的车主一起焦躁地按喇叭,结果越按越心烦,却完全解决不了问题。
另一位车主乐先生也说,他那天开车的时候就见到一些小事故,两个车主道进入辅道时发生了擦碰,但两辆车仅在保险杠的位置出现了划痕,本来只是小事一桩,结果却爆发了激烈的吵架,造成了一段时间的堵车。
类似的例子在国内外都很多,2007年10月,一名莫斯科司机因为嫌过斑马线的行人步子太慢,并且对他的喊叫不加理睬,便异常愤怒地掏出手枪,一下击倒了3名行人;2008年4月28日晚7时,江苏宿迁的宿邳公路,一辆黑色轿车撞死一男童并造成一成人重伤后,疯狂逃窜。开车的男子马某某被抓后,在自责速度过快,造成悲剧的同时,竟怪家长没有管好孩子,声称其做法是“给横穿马路的人提个醒”;2008年5月1日晚8时,一辆黑色小车在道闸口路段追尾后,向右转向撞倒了抱着6个月大幼子的一名行人,并继续前冲,在紧急状态下,该行人倒在地上时迅速将儿子推向车底两轮之间,救下了儿子,自己却被碾压在地……
开“生气”车在不知不觉之中传染上了部分车主,而由此引发的问题确实值得正视。
车多路面拥堵成“路怒”主因
调查二:你的爱车价格范围是多少?
在这一项调查中,“5万以下”占8.24%;“5万-10万元”占25.58%;“10-15万”占31.67%;“15万-20万元”占13.85%;“20万-30万元”占12.54%;“30万-50万元”占3.90%;“50万元以上”占4.23%。
由此可以看出,目前国内车市中,10万-15万元这一价格区间的竞争性最大。随着生活富裕程度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有车族,而汽车的价格从低到高,也具备了很大的选择空间。稍有不同的是,在深圳,根据本报的调查情况,“15万-20万元”这一价格区间的车主与“10万-15万元”区间的车主比例区别不大,而“30万-50万元”及“50万元以上”区间的比例也比这一总体统计数字稍高一些。
深圳自2007年年初,机动车保有量就突破了100万辆,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。
此外,每天还有20余万辆外地牌照的车辆和过境车辆在路上行驶,路面的负担高达120余万辆机动车。密集的汽车生活,就是引发一些车主患上“路怒症”的原因之一。
面对违章行为请不要动怒
调查三:看到违章驾驶行为你会怎么处理?
这项调查显示,认为“这人真不道德”占47.25%;认为“真是欠揍,应该让他得个教训”占35.22%;认为“着急赶时间的人值得原谅”占7.67%;认为“新手不懂规矩”占6.45%;认为“女司机开车通常乱闯”占3.40%。
客观地评价违章驾驶,用道德标准去约束自己是避免“路怒症”的方式之一。在这项调查中,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违章驾驶的不对,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,目前违章驾驶的情况依然不少,部分人虽然知道违章行驶不对,但还是违章驾驶。其中很大的原因来自驾车时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出现了失衡。而这正是“路怒症”的典型表现之一:驾车和没有驾车时有明显不同的两种反应。
在与记者交谈时,王先生就告诉记者,他一向对人对事都表现得比较温和,但前几天有一次他一气之下也跟别人“飙车”。他说,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,万一出事就麻烦了。其原因来自一个狭窄路段上,跟在王先生车后的另一辆车冒险并线抢在了他前面。王先生当时被吓了一跳,打算追上去“教训”他两句,结果两车就在路上你追我赶,差点出了意外。
面对违章行为,你可以通过举报等形式,让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制止,请不要采取极端的态度和行为。
主要表现在,开上了车就产生强烈的优越感觉,感觉与一般路人不同,一但遇到交通堵塞等就觉得优越被打破,继而愤怒,继而将脾气延展到工作生活家庭等现实生活当中。。。!
百度的说法:
路怒症 路怒症,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去开车。“路怒”(roadrage)一词被收入新版牛津词语大辞典,用以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。随着私家车快速增多,因驾车引发的情绪冲突也越来越多。
“路怒症”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心理学。随着我国汽车数量增多,这一心理问题也受到国内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。“路怒”(road rage)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,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,发作者会袭击他人的汽车,有时无辜的同车乘客也会遭殃。医学界把“路怒症”归类为阵发型暴怒障碍,指多重的怒火爆发出来,猛烈程度叫人大感意外。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。现在的研究表明,相当多的司机有这些症状,但并非每个那么做的人都明白自己得病了。
汽车时代,“路怒症”早已是一个世界通病。根据美国最新公布的研究数据推测,患路怒症的美国司机达5%至7%,约1600万人。这项研究是根据2001年到2003年间,研究人员面对面调查9282位美国成年人得出的结果。其中公交车、出租车和长途车司机患这种心理疾病的比例更高,达30%以上。
2006年底,“路怒”这个词以“2006年泛华语地区中文新词榜”的身份,第一次进入中国媒体的视线。
2007年10月,一名莫斯科司机,因为嫌过斑马线的行人步子太慢,并且对他的喊叫不加理睬,便异常愤怒地掏出手枪,一下就放倒了3名行人。路怒症开始受到关注。
2008年4月28日晚7时,江苏宿迁的宿邳公路,一辆黑色轿车撞死一男童并造成一成人重伤后,疯狂逃窜。开车的男子马某某被抓后,在自责速度过快,造成悲剧的同时,竟怪家长没有管好孩子,声称是“给横穿马路的人提个醒”。开车男子缺乏基本理智的现象,正是“路怒症”的极端表现。
“路怒症”是汽车时代一个世界通病。在美国,职业司机患病比例达30%以上;上海的调查,长途汽车司机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80%,私家车主为44.4%。
太平洋汽车网的说法:
你患上“路怒症”了吗?[2008-05-28 07:36:55] 太平洋汽车网 责任编辑: chenxiaoxue
关键词: “路怒症” 引发“路怒症”的原因很多,例如道路交通状况、车主心理素质等等,其危害性之大,小则影响到个人的情绪乃至家庭情绪,或者可能导致个人、他人的财产损失,大则可能关系到个人及他人的生命安全,甚至可能危害到社会利益和社会安全。因此,这一状况很有必要引起广大车主足够的重视。
你患上“路怒症”了吗?
调查一:你觉得你患有“路怒症”吗?“路怒症”有什么症状?
来自搜狐的网络调查显示:针对第一个问题,回答“有”的占60.66%;“没有”占27.20%;“不知道”占12.14%。针对第二个问题,“焦躁不停按喇叭”占31.15%;“以牙还牙,报复违章行为”占21.72%;“有打人的冲动”占21.63%;“开车飙脏话”占21.23%;“跟车里的乘客发生争执”占0.92%;“其它症状”占3.34%。
很多车主都表示,平时一些见惯不怪的举动,更多时候被视为是一种“自然反应”,虽然也知道有些开车状况属于不良行为,但是并没有太多的得到关注。不过回想起来,很多行为确实属于“路怒症”。
接受记者采访的深圳车主黄先生就说,每天到了上班或者下班时候,路上感觉特别拥挤,于是很多人为了抢先一个车位不惜冒险左拐右拐,甚至抢占了公交车道。他说,他自己就曾经有过一些经历,类似在塞车时跟着别的车主一起焦躁地按喇叭,结果越按越心烦,却完全解决不了问题。
另一位车主乐先生也说,他那天开车的时候就见到一些小事故,两个车主道进入辅道时发生了擦碰,但两辆车仅在保险杠的位置出现了划痕,本来只是小事一桩,结果却爆发了激烈的吵架,造成了一段时间的堵车。
类似的例子在国内外都很多,2007年10月,一名莫斯科司机因为嫌过斑马线的行人步子太慢,并且对他的喊叫不加理睬,便异常愤怒地掏出手枪,一下击倒了3名行人;2008年4月28日晚7时,江苏宿迁的宿邳公路,一辆黑色轿车撞死一男童并造成一成人重伤后,疯狂逃窜。开车的男子马某某被抓后,在自责速度过快,造成悲剧的同时,竟怪家长没有管好孩子,声称其做法是“给横穿马路的人提个醒”;2008年5月1日晚8时,一辆黑色小车在道闸口路段追尾后,向右转向撞倒了抱着6个月大幼子的一名行人,并继续前冲,在紧急状态下,该行人倒在地上时迅速将儿子推向车底两轮之间,救下了儿子,自己却被碾压在地……
开“生气”车在不知不觉之中传染上了部分车主,而由此引发的问题确实值得正视。
车多路面拥堵成“路怒”主因
调查二:你的爱车价格范围是多少?
在这一项调查中,“5万以下”占8.24%;“5万-10万元”占25.58%;“10-15万”占31.67%;“15万-20万元”占13.85%;“20万-30万元”占12.54%;“30万-50万元”占3.90%;“50万元以上”占4.23%。
由此可以看出,目前国内车市中,10万-15万元这一价格区间的竞争性最大。随着生活富裕程度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有车族,而汽车的价格从低到高,也具备了很大的选择空间。稍有不同的是,在深圳,根据本报的调查情况,“15万-20万元”这一价格区间的车主与“10万-15万元”区间的车主比例区别不大,而“30万-50万元”及“50万元以上”区间的比例也比这一总体统计数字稍高一些。
深圳自2007年年初,机动车保有量就突破了100万辆,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。
此外,每天还有20余万辆外地牌照的车辆和过境车辆在路上行驶,路面的负担高达120余万辆机动车。密集的汽车生活,就是引发一些车主患上“路怒症”的原因之一。
面对违章行为请不要动怒
调查三:看到违章驾驶行为你会怎么处理?
这项调查显示,认为“这人真不道德”占47.25%;认为“真是欠揍,应该让他得个教训”占35.22%;认为“着急赶时间的人值得原谅”占7.67%;认为“新手不懂规矩”占6.45%;认为“女司机开车通常乱闯”占3.40%。
客观地评价违章驾驶,用道德标准去约束自己是避免“路怒症”的方式之一。在这项调查中,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违章驾驶的不对,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,目前违章驾驶的情况依然不少,部分人虽然知道违章行驶不对,但还是违章驾驶。其中很大的原因来自驾车时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出现了失衡。而这正是“路怒症”的典型表现之一:驾车和没有驾车时有明显不同的两种反应。
在与记者交谈时,王先生就告诉记者,他一向对人对事都表现得比较温和,但前几天有一次他一气之下也跟别人“飙车”。他说,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,万一出事就麻烦了。其原因来自一个狭窄路段上,跟在王先生车后的另一辆车冒险并线抢在了他前面。王先生当时被吓了一跳,打算追上去“教训”他两句,结果两车就在路上你追我赶,差点出了意外。
面对违章行为,你可以通过举报等形式,让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制止,请不要采取极端的态度和行为。